真空壓榨輥軸承位磨損修復詳解
真空壓榨多用于中、高速紙機。真空壓榨的上壓輥為石輥,下壓輥為真空壓輥。真空壓輥位于紙機的四輥三壓區,其構造與真空伏輥及吸移輥基本相同,輥殼由青銅或不銹鋼鑄成,輥殼的厚度由需要的剛度和強度來決定。紙機的其他工作參數如車速、真空度等不變,輥殼愈厚,脫水能力愈小。高速抄紙時,毛毯和濕紙的水分被吸出之后,經過輥上眼孔,幾乎來不及達到真空室中便轉過真空吸水區,然后被輥子的離心力拋入白水盤。真空室的作用僅用來抽吸殼眼孔中的空氣,輥殼越厚,抽吸空氣的體積越多。所以,采用高強金屬制成輥殼較薄的真空壓輥,有利于提高壓榨脫水效率。
真空壓榨可以從濕紙中脫去更多的水,與普通壓榨相比可提高出紙干度,紙幅也較少壓潰,沿橫幅寬度上脫水比較均勻,毛毯較能保持穩定的良好狀態。但是真空壓榨也有其缺點,如輥體強度被減弱,結構變得復雜,由于需要抽真空致使動力消耗增大,產生噪聲污染,對某些紙種紙面上可能出現的孔痕。
2、設備問題與原因分析
真空壓榨輥傳動所用軸承一般為雙列調心滾子軸承,軸承與軸熱裝后直接配合。根據各種磨損情況的出現分析總結出以下幾點磨損原因:
(1)壓榨輥軸承位工作溫度高,在正常生產運行中軸承處在密封環境中正常運行溫度相對較高,軸承的各個構件都會因此受熱膨脹,更容易使物料侵入附著,造成軸承滾動體運行阻力增大,使滾動體表面出現小麻點或坑狀剝落,而剝落的金屬會附著在滾道表面上導致滾道表面粗糙化。
(2)真空壓榨輥吸收紙張水分時濕氣較大,密封不嚴生產中飛濺的紙毛會侵入軸承,且無法清除,進入滾珠致使軸承潤滑效果下降,滾柱運行阻力增大摩擦內圈,使內圈受熱膨脹出現間隙,造成磨損。
(3)設備長期運行,軸承及軸承位由于金屬本身特性,存在一定程度的疲勞變形,無法保證軸承內圈在安裝時的過盈量,使其預緊力量不足,造成軸承內圈相對轉動,造成軸承位磨損。
損壞部件及使用環境
3、傳統修復方式的優劣勢分析
(1)傳統修復模式
目前修復壓榨輥軸承位的常用方法是刷鍍、鑲嵌軸套、堆焊、熱噴涂、激光融覆等。但這些方式由于現場修復的局限性,以及后期熱應力的問題無法滿足最終的修復效果,反而極易造成修復位置處產生變形,甚至裂紋,導致軸的報廢。
(2)高分子復合材料修復
高分子復合材料2211F是一種用于抗高溫、抗強腐蝕并可以機加工的金屬修復材料,它具有良好的粘結力和機械性能,能夠很好的緩沖和抵抗機械運轉過程中受到的綜合機械力。并且高分子材料進行修復,可以更好的保證機件之間的100%面配合,而且材料具有金屬材料不具備的退讓性可以很好地吸收輥體的沖擊力。以前后軸肩作為定位進行修復確保了修復部位的精度,從而保證修復后的應用效果。
4、修復工藝及案例圖片
1、對磨損軸面進行烤油、打磨處理,用無水乙醇清洗干凈;
2、調和高分子材料進行涂抹,使用尺子對材料進行刮研并確定四個定位點;
3、固化后研磨、測量定位點尺寸,確保修復后的同軸度;
4、再次調和材料均勻涂抹到整個修復表面,材料厚度略高于定位點尺寸;
5、將涂刷脫模劑的軸承加熱后快速安裝到位;
6、材料完全固化后即可安裝使用。
5、總結
綜上所述并結合在造紙行業真空壓榨輥十幾年的應用來看,根據不同磨損情況采用不同修復方案實施在線修復,不但是企業突發事件的有效解決手段,而且修復部件可以滿足數年乃至更長的使用周期。因此在當前嚴峻的經濟形勢下,針對傳動部位磨損問題進行現場在線修復是生產企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術手段。